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二十成家

院長的話

首先,祝中山管院EMBA 20歲生日快樂!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於1998年開辦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程,是南台灣首間開辦EMBA的商學院,20年足以讓青澀的孩子成熟,中山EMBA也用20年累積了與1600位企業菁英校友的深厚情誼,每年也同時有200多位在校生一同教學相長、彼此切磋,激發出的無限能量,無論是做為經營養分投注在自己的企業,使其成長茁壯;做為同學、師長間如家人般的情感羈絆;亦或是化做對母院的無私回饋…我們在每一位中山管院EMBA學生身上看到的,是滿滿的活力與熱情,讓師長們感到非常驕傲與感動。

「二十成人,體猶未壯」在大家的共同灌溉之下,中山EMBA得以滋長成年,這個里程碑代表著一個學習環境的趨於完整、成熟,但是仰望未來,隨著國際經管潮流的轉向與推近,每一個提供知識養份的殿堂都需要無時無刻的踏在浪頭上,致力達成持續茁壯的目標,中山EMBA也將不間斷的投入優秀師資、提供高效學習環境、創造與世界交流機會,培養具有國際觀、社會責任、創新與創業精神的傑出企業領袖,也能成為全球頂尖及最具特色高階經理人的培育平台!

讓我們一起慶祝、一起努力、一起成就!中山EMBA 20歲生日快樂!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陳世哲

EMBA 20週年行事曆

EMBA 20周年行事曆

挺愛中山 校友同樂 中山管院舉辦「挺愛市集暨趣味運動會」 為中山EMBA20週年慶暖身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於5月13日舉辦「挺愛市集暨趣味運動會」,邀請中山校友攜家帶眷歡慶母親節! 現場由中山EMBA各屆校友籌設超過60個攤位,擺販異國美食、文創商品,以及校友企業的優質產品, 大家不畏天氣炎熱,超過二百人次同樂,中山管院陳世哲院長表示,今年是中山EMBA開辦20週年慶, 由如此熱鬧的活動拉開序幕,也象徵中山EMBA能越來越好。

中山管院「挺愛市集暨趣味運動會」由國立中山大學校友總會、中山管院校友會及中山EMBA校友會主辦, 除了連繫管院校友情誼,也讓師生校友間的行業,創造未來更多資源共享和產學合作的機會,此外, 更具意義的是本次活動的攤位認購和活動結餘,將捐贈母校「20成家 EMBA中心整建計畫」, 中山校友的熱情參與也展現對於母校的強大向心力。

中山大學蔡秀芬副校長也親臨現場,其致詞時表示,中山校友的凝聚力一向是不落人後, 看到大家頂著豔陽參與母校活動,以及為即將整建的「中山EMBA中心」付出心力,覺得十分感動。 主辦本次活動的中山校友總會鄭再興理事長說,只要是校友會活動一定極力相挺,也在場為及將出發戈壁 挑戰賽的學長姐加油打氣。中山EMBA校友會陳昭男會長和中山管院校友會陳英傑會長則都謙虛表示, 這是中山管院首度辦理大型園遊會,成功吸引校友們一起回校參與,也希望年年可以辦下去。

運動會一開始由知名健身房教練帶領大家跳暖身操,尚未開始比賽大家就一展活力,呼喊口號以宣示必勝決心。 參賽隊伍以EMBA班級、社團為單位,在各式運動項目接力、射籃積分和趣味闖關等關卡中一決勝負, 其中特別的是,尚未正式入學的EMBA20屆學生也組隊參賽,展現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提早加入了 「中山一家人」!

賽況激烈,最終由中山戈友會拿下精神總錦標,也為五月中即將出徵「玄奘之路-國際商學院戈壁 挑戰賽」取得好預兆。其他獎項由中山EMBA壘球社取獲得冠軍、EMBA19亞軍、EMBA20A隊季軍、EMBA 20B隊殿軍,最佳默契獎則由EMBA15獲得,EMBA13獲得最佳造型獎。








【管院】後EMBA講座:Ivey商學院陳時奮教授個案研習營(5/12)

管理學院特別為EMBA校友及學長姐邀請到加拿大Ivey商學院陳時奮教授前來以個案教學的方式就 兩家國際企業購併與合資之議題進行教學討論,加拿大Ivey商學院曾獲『華爾街日報』評為全加拿大第一 商學院,對於個案教學擁有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是全球一流的亞洲個案研究生產者。陳時奮教授專精品牌、 國際行銷與境外投資等議題,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企管論文的數量是全國第一,並曾在福特公司、 神達電腦及中信銀行集團等公司擔任管理職位。

陳教授是個案教學法的先行者,他致力於個案教學與創作,共寫作與發表了70多個案例,擁有16年以 上的全案例教學經驗。並曾在亞洲各地舉辦超過40場的案例教學與寫作培訓,學員來自澳大利亞、中國大陸 、日本、香港、印尼、韓國、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和泰國等。陳教授在北美華人學術排名第8名,每年 也都在中國大陸為各校EMBA及國際企業講學數次。本次管院陳世哲院長特別邀請陳時奮教授前來為各位EMB A學長姐於5/12假本院2037個案教室進行分享,校友們踴躍出席,獲益良多。




蔣勳:那些池上教我的事

2017-05-09/中山新聞

【資深校園記者曹瀚文採訪報導】國立中山大學跨領域教師成長工作坊邀請美學大師蔣勳以「那些池上教我的事: 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為題,分享他自2014年赴台東池上擔任駐村藝術家的田野與生活觀察。

蔣勳是第一位至池上藝術村的駐村藝術家,他以唐朝詩人張九齡「不堪盈手贈」詩句,形容池上的春天綠得多麼豐 富。雖然張九齡形容的是月光,但蔣勳藉以比擬,強調無法帶走的大自然反而最美。

他說,真正的自然秩序,有一種安靜。自然秩序、土地倫理兩者猶如信仰,不需要知識的傲慢介入,可以放下身心, 完全投入在大地之中,親身感受著池上這片土地的美好。蔣勳回憶,不管是豐收還是欠收,池上的農民一樣感謝上天, 絲毫不帶功利心態,蔣勳認為這才是真真切切對於土地的信仰,也是都市人無法體會的。

蔣勳表示,在池上的這幾年,覺察到自己有著知識分子的傲慢、有著臺北人的傲慢。面對池上的土地、四季變化、 人情互動,他學到了如何謙卑、認真地面對土地,。就像池上的農民經常害怕天災對於農作物的影響, 但仍然對土地充滿敬意,知足生活、樂天知命。

蔣勳經常在早起時拿著相機徒步於田埂間,有時候在幾分鐘的時間內,晨曦映照在池上稻田中的光影變化快得讓 人來不及按下快門。有一次,他曾將池上美麗的早晨照片傳給朋友,朋友卻回「你又出國去哪玩了?」讓他哭笑不得。 他認為,台灣其實有很豐富的美景,不妨在旅遊時,慢下腳步,在一個地方多待上幾天,漫遊其中也能有很多意 外的收穫。

還有一次漫步田間,蔣勳發現田中央的福德祠牌匾意外寫成「福德詞」,他向一旁農民詢問,他們卻說: 「反正我們農民也不識字,字寫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上天的信仰、對於土地的態度。」讓蔣勳感受深刻。

透過蔣勳的演講,帶領現場聽眾走入農村、反思人與土地的價值,人更應敬畏自然、貼近土地,了解自己的文化。

(公共事務組編修)






趙必孝

欣逢中山管院EMBA 20周年纪念,特將近20年來,個人與大家一起成長的歷程,稍加回顧如下:
1998年在當時劉维琪校長的全力支持,以及黄英忠院長的大力推動下,由管院的5個系所同心協力共 捐出20個名額,配合敎育部提供20個名額,中山管院EMBA 第一屆40位同學正式入學了!由於我當時擔任人 管所所長,因此就為大家講授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至今已近20年了!

2003年我擔任管院副院長時,正值蔡憲唐院長推動EMBA 品牌國際化,因此我們和香港中文大學共同合辦 台北班EMBA, 成為國內第一所國際合作的EMBA 管理學院,隨後我們擴充EMBA 至130個名額,並且南部的100 位同學一起搭高鐵北上,舉辦250人的EMBA 高峰會,使中山管院EMBA 的名牌在全台擦亮!同時也成立了管院校友會。

2013年夏天我擔任EMBA 執行長時,EMBA 校友结合全管院校友和中小企業領袖學會,在中山大學成功地舉 辦了1200人參與的“本土創新,全球開創”大會。開啓了中山EMBA 品牌“横跨兩岸,邁向全球”的新契機!回首中 山EMBA 20年來時路,願以本文共享之!。






葉匡時

中山EMBA20週年慶

府公職為止。在這搖籃中,我與歷屆同學共同學習、遊樂、出國參訪等,我從同學中學習到企業經營實務以及很

中山EMBA是我學習企業經營與人生智慧的搖籃,從第一屆起我就在中山EMBA任教,一直到2008年我出任政 多人生的智慧,遠遠地超出我所付出的教學心血,我要在此感謝歷屆同學以及我的同事老師們。

記得在EMBA十週年慶時,我正好是執行長,為了盛大慶祝十週年慶,我們特別包了台華輪,從傍晚暢遊高 雄外海,師生盡歡,這在當時應該是個全台創舉。除了一般的學習課程外,類似的許多創意活動,使得中山EMBA成 為全台灣最有活力、最有向心力、最具競爭力的EMBA。英國Financial Times多次把中山EMBA評鑑為台灣唯一一 家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EMBA,非常的不容易。我衷心祝福中山EMBA下個十年能有更多的活力、創意,為台灣的經 濟轉型做出實質的貢獻。






徐守德

哇~中山EMBA已經二十載了,真是了不起的成績與紀錄, 恭喜所有的中山EMBA同學,校友,教師團隊,執行長,以及院長。二十週歲生日快樂!

回憶二十年前,在黃英忠院長的精心闢劃下,創設中山管院的EMBA program,之後陸續增設IEMBA (International EMBA)與APEMBA ( Asia-Pacific EMBA)。由於學分費相對昂貴,故有人戲稱是昂貴 MBA(Expensive MBA);同學們經常於課後餐會交流,也有人笑稱是享樂MBA (Enjoyable MBA)。現在看 來,昂貴MBA已不再算是昂貴,享樂MBA事實上透過持續交流,讓同班與不同班的學長姐,建立龐大的人 際網絡,對學長姐的事業發展發揮不少功效,所以大多數EMBA學長姐,應該覺得值回票價。最難能可貴的是 在管院師生用心經營下,中山EMBA持續獲得英國《金融時報》年度的EMBA全球前百大之優質排名。

「二十生煇,百年精進」,祝福中山管院EMBA基業長青,EMBA中山人鴻圖大展。





林信惠

第一屆EMBA只招收20位學生,大家或許好奇,這麼多優秀的報名者要如何挑選? 當時決定的原則是一個行業只招收一位,顯示了異業交流和跨領域學習對EMBA教育的重要性。

有一次一位同學沒來上課,大家都非常關心紛紛詢問, 原來是太太剛剛生產。有同學就問:「 弄璋還是弄瓦?」有些則問:「生男的還是生女的?」鋼鐵業的同學是問:「嘿嘿!!到底是生公的還是生母的?」 不同背景不同專長的同學各有其成功之道,也都有可相互學習之處。大家齊聚一堂,但願在西子灣的日子是各位一輩子美好的記憶。